央廣網合肥6月3日消息(記者吳喆華)據中國之聲《新聞縱橫》報道,昨天我們在節目報道了:安徽太和縣麥茬限高10公分的消息。按當地規定要求,為了杜絕農民焚燒稈,所有小麥收割後的麥茬高度,要嚴格控制在10公分以下。村民們反映,這樣的規定既增加成本又不切實際,麥收新規飽受爭議。
  節目播出後,太和縣有關部門回應稱,“麥茬限高10公分”的標準不會變,但將會以補貼形式降低農民成本。可是當地農民的反映並不積極,在他們看來,補貼的實惠,很難享受到。
  安徽阜陽要求麥茬收割後的高度不能超過10公分。太和縣農委主任張曉飛解釋說,這是為了防止稈焚燒而造成大氣污染,儘量為即將到來的高考提供良好的空氣環境。
  張曉飛:為什麼要限高10公分,如果留茬過高,影響下撥。秸稈過高,不能耕地,播種玉米大豆都不能耕地,所以說限高10公分是有科學依據的,是符合實際的。
  記者瞭解到,在太和縣的韓張村、肖井村等地,不少收割機不滿這樣的規定已經離開。據瞭解,在安徽,省、市、縣三級財政對禁燒工作實行每畝20元的資金補貼,僅此一項,太和縣將有超過3000萬的補貼資金,主要用於秸稈機械化還田或打捆、短茬收割農機刀具磨損、玉米免耕直播機械、收儲點建設和秸稈轉化項目。
  即便補貼的範圍包括“短茬收割農機刀具磨損”,農機手小黃說,他後天就要去山東了,政府的補貼不可能享受到。
  小黃:規定是好的,但基本上到不了我們的手,因為我們這收完了,我們還在這乾一天,我們就到山東去了,我們全國各地的跑,我們不可能等這個補貼到位了再走,都是政府再說,基本上到不了我們手裡面來的。
  每畝20元的補貼也包括“秸稈機械化還田或打捆”,韓張村村民老韓說,在他們村沒有看到打捆機,倒是政府雇佣的檢查人員工資很高。
  老韓:現在打捆機都沒影,,目前都沒看到打捆機,別的沒看到投入什麼,就看到發工資,找人,給看著,拿尺子量,超過十公分了就不讓你割,讓你返工,一天120。
  太和縣農委主任張曉飛解釋說,這每畝20元的補貼並不是直接發到個人中,而是用於秸稈的禁燒和利用。
  當地農民還反映,今年每畝麥子的收割價格較去年相比上漲了約10多塊錢。
  肖井村村民:現在就是60到70塊錢一畝,去年的話是45,50一畝,不然的話人家不願意幹麼。
  為此,太和縣今年新出台了規定,如果麥收結束後通過驗收,縣級財政將對對沒有焚燒秸稈的麥田每畝再獎勵10元,這部分錢農民可以去各鄉財政所領取。
  張曉飛:農民如果限茬在10釐米左右,通過驗收,我們給農民每畝補10塊錢。把麥收好,下一季種上之後,從鄉財政所領。
  據瞭解,10塊錢補貼是5月28日太和縣額秸稈禁燒工作會議上,為獎勵秸稈禁燒提出的,但是村民老韓昨晚告訴記者,他沒有聽說過可以領到10元的補貼。
  老韓:這個事我們不知道,不焚燒獎勵10塊錢我們沒聽說過。
  補貼如果到不了農機手或者農民的手裡,這禁燒秸稈的效果恐怕不會那麼直接。前兩天,正值麥收的太和縣遭遇了一場雨,有農機手說,如果政府能夠放寬麥茬限高的規定,他們或許能在下雨前把麥子收完。而被雨打倒的麥田,收割成本會大幅增加,這部分的損失,該有誰來補貼?麥收進度和禁燒工作之間如何權衡?
  農機手小黃認為,麥茬限高15公分的標準是比較合理的,如果以10公分限高,一是機器容易磨損,二是可能影響小麥的收割率,三會增加每畝地的收割時間。
  小黃:15公分左右都可以接受,但現在10公分以下的話,我們貼著泥巴走,比較容易毀剪刀,如果剪到石子上面,剪刀就廢了,如果沒有石子,光泥土的話,那個泥土在剪刀上面,對老百姓的話麥子損失率比較多。
  前兩天,太和縣下起了雨,當地村民希望能夠早些收完。村民老韓告訴記者,他希望這個規定能夠有所放寬,先把麥子收回來。
  老韓:下雨了,農民的損失比較大。好多都倒了,幾乎都沒收呢,我們先把麥子收回來再說。
  農機手小黃說,因下雨打倒下的麥田,收割成本將進一步提高。
  小黃:所有的麥子都倒到地裡面去了,如果麥子一倒,增加了收割難度,只要是倒在地里的麥子,就要200塊錢一畝,以前60塊錢一畝,你說這個損失。如果不是這樣限制的話,我們在前幾天就給他收完了,不會讓這場雨把小麥打到地裡面去了。
  太和縣農委主任張曉飛說,下一步,太和縣將全力保障聯合收割機手的正常、高效作業,預計太和縣下一輪降雨在6月9日之後,縣裡要求麥收工作要在9日前儘快完成。雙浮鎮副鎮長付貴清說,鎮里正在研究對策,會把儘快完成麥收放在首位。
  付貴清:下一步我們及時糾正這個事,怎麼把老百姓成本降下去,又不點麥茬,我們這兩天下雨,儘快先把麥子割掉。  (原標題:安徽太和縣麥茬限高續:政府將以補貼形式降低農民成本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v78uvxuv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